近日,在香港西区副食品批发市场附近的海域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闹剧——备受瞩目的男星姜涛“意外”坠入海中。海事处的救援船在短短三分钟内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这位“落水偶像”正优雅地抱着救生浮标,姿态宛如在为某品牌的运动饮料拍摄广告。
其经纪公司紧急发表声明,解释道:“姜涛在跑步时突然感到眩晕,失足落水。”然而,香港大学的运动医学教授陈家辉对此冷嘲热讽:“专业运动员在沿海跑道坠海的概率连百万分之一都不到。”这番话意味着:要么姜涛真的如同“天选之子”一般幸运,要么这个故事的编写比电视剧《TVB》还要荒谬。
更为离奇的是,有目击者声称看到姜涛“翻出栏杆,坐在木板上,起身时不慎跌下海”。此言一出,网络评论如潮而至:“这操作简直可以媲美成龙的电影,建议下一部《警察故事》直接让他做替身!”
追溯至2025年4月,导演王晶在微博上愤慨发声:“香港的顶流明星?人肥歌舞贱,求你们自觉退出娱乐圈!”结果,姜涛不仅没有退出,反而因这一场骂战而热度飙升,广告代言费更是创下新高。
王晶后来删除了该帖并改口称“错在资本与粉丝”。不过资本方也表示:“这锅我不背,明明是你们这些老艺术家骂完还借机蹭流量!”毕竟,王晶的新综艺节目《无限超越班3》正愁缺乏话题。
这场“代际之争”实则是香港娱乐圈荒诞现象的缩影——老一辈痛批流量明星德才不匹、无能当道,而年轻粉丝却坚信“我家哥哥就是新时代的刘德华”。置身潮流之中的姜涛,一面被指责为“胖虎巡演”,一面仍然在不停地吃着麦当劳,忙于各种通告。
在坠海事件之后,经纪公司强调这仅是“小意外”,但港媒却爆料称姜涛“曾服药并自述因情绪不佳想要跳海”。虽然警方最终以“意外”定性,但民众并不买账:“围栏那么高,他怎么可能‘不小心’翻出去?连牛顿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更加讽刺的是,姜涛当晚还共享了一张在医院的比赞照,并发文称:“大家不用担心,明天见!”这令粉丝们感动得泪流满面:“哥哥真坚强!”而路人则满脸疑虑:“所以这是……坠海体验卡?”
回顾姜涛近半年的日程安排:3部电影、18场演唱会、7档综艺节目。心理学博士林婉婷指出,这种“搏命文化”正在无情地摧毁艺人的身心健康。然而资本方却只是微笑等待:“不拼命,如何能配得上‘顶流’的称号?”
更为荒谬的是,演艺人协会借机倡导“艺人健康管理”,而银河娱乐则迅速推出“强制健康假期”。网友对此冷嘲热讽:“早干嘛去了?非要等出事才开始演‘人文关怀’?”
姜涛的坠海事件实则是香港娱乐圈的隐喻——表面光鲜亮丽,内里却早已千疮百孔。那些被资本推崇的“顶流”,终究要面对现实的惊涛骇浪。
或许,下一次他应该学会游泳,毕竟在这片娱乐圈的海洋中,不会游泳的“顶流”,迟早会被巨浪打翻。而旁观的观众,不过是在岸边吃瓜的看客,偶尔投掷个救生圈,更多的时候——只是笑着拍手叫好。